鸿蒙6来了!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 盘古大模型上新
鸿蒙6来了!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 盘古大模型上新
鸿蒙6来了!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 盘古大模型上新原标题: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、500多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(liàngxiàng)
走,到雄安体验“未来生活(shēnghuó)”
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(juésài)正在火热进行中,“未来城市”雄安新区(xīnqū)处处焕发创新场景。位于容城县(róngchéngxiàn)金湖西(húxī)路88号的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,成了京津冀游客新去处——这里正在举办“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”活动。
走进雄安未来(wèilái)之城场景汇科创园如同走进欢乐的(de)海洋。3800平方米的体验区内,11个大类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以及(yǐjí)500余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,人们争相体验,尽享“未来生活”。
体验者在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咨询相关(xiāngguān)信息。
体验者在体验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。 揭海峰摄(shè)
北斗从“天边”走(zǒu)到身边
在(zài)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格外引人注目。“到雄安5年来只(zhǐ)做了一件事,让天边的‘北斗’走到身边,服务民生(mínshēng)。”该平台负责人、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(jiàoshòu)路兆铭对记者说。
“地上我们有手机导航,但地下,卫星信号就被(bèi)地表遮挡了。”2020年,路兆铭带领团队疏解到雄安后,第一件事(shì)就是将“北斗(běidǒu)+5G室分(shìfēn)”定位导航系统应用到雄安地下,解决了地下车库停车难及救援定位难等问题。如今,该系统逐渐完善,实现了地上、地下一体化的精准(jīngzhǔn)导航。
在容东片区,记者跟随测试车出发,打开车内(nèi)安装的导航(dǎoháng)App,输入(shūrù)目的地,就看到导航自动匹配出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一个地下空余停车位。按照导航行驶(xíngshǐ),非常快捷地找到了这个停车位,旁边就是直通目的地的电梯。
在此基础上(shàng),路兆铭带领团队又研发出北斗室内外连续定位模组——邮芯1号。邮芯1号主要应用在旅游包车、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(yùnshūchē)(“两客一危(yīwēi)”)上,可以代替传统(chuántǒng)的GPS实现车辆(chēliàng)定位信号的连续性,无论在地面、地下、隧道中,都能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定位记录。“今年,邮芯1号芯片产量将(jiāng)达10万片,主要应用于河北省‘两客一危’更新改造项目。”路兆铭说。
今年年初,路兆铭和团队还研发出“风雨无阻上学路”项目。“学生从家(cóngjiā)进入电梯,走地下通道可直达学校,北斗导航定位可实时看到位置,上学不再(bùzài)怕刮风下雨。”路兆铭介绍,这个项目在本届(běnjiè)大赛体验周活动中(zhōng)亮相,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来体验。
在本届大赛决赛上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(píngtái)”荣获空天信息(xìnxī)青年创新创意赛道二等奖。
该平台聚焦智慧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智能化管理(guǎnlǐ),通过集成北斗卫星(wèixīng)导航、“北斗+5G室分”室内定位导航等技术,实现从室外到室内、地上到地下的无缝衔接与协同管理,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。目前,该平台已在雄安“地下一座(yīzuò)城”、廊兴高铁(gāotiě)、青岛邮轮港等项目中应用,现正处于小规模(xiǎoguīmó)推广阶段。
“望闻问切”有了(le)实时数据
走进一间“未来诊室”里,体验者李先生正对着一台AI机器人吐舌头、呼(hū)口气、伸胳膊,然后(ránhòu)在机器人伸出的(de)键盘上‘聊’了几句。5分钟后,机器人自动打印出李先生的健康(jiànkāng)报告,舌象、口气、脉搏、体质指标以及初步诊疗方案,一份体质报告和调养建议就送到手中。
中医的“望闻问切”,通过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“扫描”,被实时波形数据代替。而李先生(lǐxiānshēng)与机器人的聊天,不过是“平常穿衣服偏厚(piānhòu)还是偏薄”“是否经常打喷嚏”等27个简单的选择题。当中医遇上AI机器人,古老(gǔlǎo)智慧长出新“翅膀(chìbǎng)”。
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准确率突破80%。“我们前期经过(jīngguò)临床数据(shùjù)训练(xùnliàn),设备既能够分别呈现四诊结果,也能实现四诊合参进行病证诊断,还能出具不同体质调养方案和常见病证诊疗方案。”这台AI机器人研发(yánfā)项目(xiàngmù)负责人、河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朝义说,本届大赛该项目获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赛道一等奖。
精准的诊断源自高质量临床(línchuáng)数据库。这台设备拥有强大的导师团,其训练数据来自17000多份临床真实病例,确保每一份AI生成的体质(tǐzhì)报告或诊疗建议都经得起推敲(tuīqiāo),有效破解了(le)传统四诊主观性强的难题。
四足(sìzú)机器人堪称“大力士”
在机器人(jīqìrén)体验区,一款四足机器人展示各种新功能(gōngnéng),引来众多爱好者前来咨询和体验。
这位名为“奥摩”的四足机器人是一台载具平台(píngtái),以12台自研“关节电机”为基础搭建,负载可达50公斤(gōngjīn),极限负载可达80公斤。
这位载具平台“大力士”,由河北奥摩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(yánfā)。作为北京智控城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,该公司自2023年5月在张家口市涿鹿县成立以来完成了多款四足机器人的定型设计,还(hái)实现了第三代关节电机(diànjī)EA100型的量产,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活力(huólì)。
该公司总经理刘兵介绍,2023年4月,涿鹿县县长李建富(lǐjiànfù)带队到北京(běijīng)参观北京智控城服公司实验室,并邀请该公司团队到涿鹿县参观考察。随后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,河北奥摩(àomó)机器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。“可以说,‘奥摩’四足(sìzú)机器人的成功研发,是京张协同发展(fāzhǎn)的一个成果。”刘兵说,这台机器人一问世就大受欢迎。
原标题: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、500多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(liàngxiàng)
走,到雄安体验“未来生活(shēnghuó)”
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(juésài)正在火热进行中,“未来城市”雄安新区(xīnqū)处处焕发创新场景。位于容城县(róngchéngxiàn)金湖西(húxī)路88号的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,成了京津冀游客新去处——这里正在举办“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”活动。
走进雄安未来(wèilái)之城场景汇科创园如同走进欢乐的(de)海洋。3800平方米的体验区内,11个大类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以及(yǐjí)500余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,人们争相体验,尽享“未来生活”。
体验者在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咨询相关(xiāngguān)信息。
体验者在体验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。 揭海峰摄(shè)
北斗从“天边”走(zǒu)到身边
在(zài)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格外引人注目。“到雄安5年来只(zhǐ)做了一件事,让天边的‘北斗’走到身边,服务民生(mínshēng)。”该平台负责人、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(jiàoshòu)路兆铭对记者说。
“地上我们有手机导航,但地下,卫星信号就被(bèi)地表遮挡了。”2020年,路兆铭带领团队疏解到雄安后,第一件事(shì)就是将“北斗(běidǒu)+5G室分(shìfēn)”定位导航系统应用到雄安地下,解决了地下车库停车难及救援定位难等问题。如今,该系统逐渐完善,实现了地上、地下一体化的精准(jīngzhǔn)导航。
在容东片区,记者跟随测试车出发,打开车内(nèi)安装的导航(dǎoháng)App,输入(shūrù)目的地,就看到导航自动匹配出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一个地下空余停车位。按照导航行驶(xíngshǐ),非常快捷地找到了这个停车位,旁边就是直通目的地的电梯。
在此基础上(shàng),路兆铭带领团队又研发出北斗室内外连续定位模组——邮芯1号。邮芯1号主要应用在旅游包车、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(yùnshūchē)(“两客一危(yīwēi)”)上,可以代替传统(chuántǒng)的GPS实现车辆(chēliàng)定位信号的连续性,无论在地面、地下、隧道中,都能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定位记录。“今年,邮芯1号芯片产量将(jiāng)达10万片,主要应用于河北省‘两客一危’更新改造项目。”路兆铭说。
今年年初,路兆铭和团队还研发出“风雨无阻上学路”项目。“学生从家(cóngjiā)进入电梯,走地下通道可直达学校,北斗导航定位可实时看到位置,上学不再(bùzài)怕刮风下雨。”路兆铭介绍,这个项目在本届(běnjiè)大赛体验周活动中(zhōng)亮相,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来体验。
在本届大赛决赛上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(píngtái)”荣获空天信息(xìnxī)青年创新创意赛道二等奖。
该平台聚焦智慧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智能化管理(guǎnlǐ),通过集成北斗卫星(wèixīng)导航、“北斗+5G室分”室内定位导航等技术,实现从室外到室内、地上到地下的无缝衔接与协同管理,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。目前,该平台已在雄安“地下一座(yīzuò)城”、廊兴高铁(gāotiě)、青岛邮轮港等项目中应用,现正处于小规模(xiǎoguīmó)推广阶段。
“望闻问切”有了(le)实时数据
走进一间“未来诊室”里,体验者李先生正对着一台AI机器人吐舌头、呼(hū)口气、伸胳膊,然后(ránhòu)在机器人伸出的(de)键盘上‘聊’了几句。5分钟后,机器人自动打印出李先生的健康(jiànkāng)报告,舌象、口气、脉搏、体质指标以及初步诊疗方案,一份体质报告和调养建议就送到手中。
中医的“望闻问切”,通过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“扫描”,被实时波形数据代替。而李先生(lǐxiānshēng)与机器人的聊天,不过是“平常穿衣服偏厚(piānhòu)还是偏薄”“是否经常打喷嚏”等27个简单的选择题。当中医遇上AI机器人,古老(gǔlǎo)智慧长出新“翅膀(chìbǎng)”。
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准确率突破80%。“我们前期经过(jīngguò)临床数据(shùjù)训练(xùnliàn),设备既能够分别呈现四诊结果,也能实现四诊合参进行病证诊断,还能出具不同体质调养方案和常见病证诊疗方案。”这台AI机器人研发(yánfā)项目(xiàngmù)负责人、河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朝义说,本届大赛该项目获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赛道一等奖。
精准的诊断源自高质量临床(línchuáng)数据库。这台设备拥有强大的导师团,其训练数据来自17000多份临床真实病例,确保每一份AI生成的体质(tǐzhì)报告或诊疗建议都经得起推敲(tuīqiāo),有效破解了(le)传统四诊主观性强的难题。
四足(sìzú)机器人堪称“大力士”
在机器人(jīqìrén)体验区,一款四足机器人展示各种新功能(gōngnéng),引来众多爱好者前来咨询和体验。
这位名为“奥摩”的四足机器人是一台载具平台(píngtái),以12台自研“关节电机”为基础搭建,负载可达50公斤(gōngjīn),极限负载可达80公斤。
这位载具平台“大力士”,由河北奥摩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(yánfā)。作为北京智控城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,该公司自2023年5月在张家口市涿鹿县成立以来完成了多款四足机器人的定型设计,还(hái)实现了第三代关节电机(diànjī)EA100型的量产,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活力(huólì)。
该公司总经理刘兵介绍,2023年4月,涿鹿县县长李建富(lǐjiànfù)带队到北京(běijīng)参观北京智控城服公司实验室,并邀请该公司团队到涿鹿县参观考察。随后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,河北奥摩(àomó)机器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。“可以说,‘奥摩’四足(sìzú)机器人的成功研发,是京张协同发展(fāzhǎn)的一个成果。”刘兵说,这台机器人一问世就大受欢迎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