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京1636旗袍博物馆开门迎客
盛京1636旗袍博物馆开门迎客
盛京1636旗袍博物馆开门迎客
游客在盛京1636旗袍博物馆参观(cānguān)。李浩摄
5月27日,盛京1636旗袍(qípáo)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。这座承载着城市(chéngshì)记忆与民族匠心的博物馆,将以崭新(zhǎnxīn)姿态,续写沈阳旗袍文化的时代华章。
盛京1636旗袍(qípáo)博物馆坐落于沈河区朝阳街135号,其命名源于1636年清朝定都盛京的(de)重要历史节点。彼时,旗袍从宫廷走向民间,历经数百年淬炼,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璀璨明珠。博物馆建筑面积(jiànzhùmiànjī)1500平方米,以“清韵倾城”“繁花烟云(yānyún)”“云锦香罗”等8大主题展厅(zhǎntīng)为脉络,系统梳理旗袍从清代(qīngdài)宫廷华服到上个世纪初时尚符号,再到现代文化标识的演变历程。馆内(guǎnnèi)珍藏360件百年以上珍贵旗袍,其中有末代皇后婉容穿过的粉缎地繁花氅衣、清代宫廷诰命(gàomìng)夫人的缂丝旗袍、上个世纪初海派改良旗袍等稀世珍品,一针一线间镌刻着历史的温度,一纹(yīwén)一绣中流淌着东方美学精髓。
盛京(shèngjīng)1636旗袍博物馆在当日也被沈河区人民政府授予(shòuyǔ)“国家文化出口基地(jīdì)旗袍文化产业园区”称号,标志(biāozhì)着其在推动旗袍文化“走出去”进程中肩负起重要使命。辽宁罗衣(luóyī)璀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、盛京1636博物馆馆长王秀晖(wángxiùhuī)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平台,让旗袍不仅是静态的展品,更成为可触摸、可体验、可传播的文化载体。”
作为(zuòwéi)沈阳文旅新地标,盛京1636旗袍博物馆突破传统(chuántǒng)展陈模式,构建(gòujiàn)“活态传承”生态链。该(gāi)博物馆内设置非遗工坊,观众可近距离观摩盘扣制作、苏绣(sūxiù)刺绣等传统技艺;举办首届最美格格大赛(dàsài)和旗袍大使选拔赛;定期举办“旗袍文化大讲堂”,邀请服饰史专家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解读旗袍文化密码;创新推出“旗袍换装沉浸式体验”,让游客身着定制旗袍穿梭于展馆,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博物馆还将联合国内外文化机构,策划主题巡展、国际旗袍设计大赛等活动,推动中国(zhōngguó)服饰文化走向(zǒuxiàng)世界舞台。
“旗袍是沈阳的文化(wénhuà)基因(jīyīn),更是对话世界的东方语言。”王秀晖表示,未来将依托馆藏资源,开发文创产品(chǎnpǐn)、数字藏品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文化传播矩阵,让旗袍文化以更年轻(niánqīng)、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。
(沈阳日报、沈报(shěnbào)全媒体记者盖云飞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