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三大开发区发布“深化六个改革”举措,勾勒高质量发展新蓝图
西安三大开发区发布“深化六个改革”举措,勾勒高质量发展新蓝图
西安三大开发区发布“深化六个改革”举措,勾勒高质量发展新蓝图6月5日,西安市委宣传部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‘深化六个改革’创新推进中国式(zhōngguóshì)现代化西安实践”系列新闻发布会。邀请(yāoqǐng)西咸新区管委会副(fù)主任李志锋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晓岚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迪到会,介绍有关(yǒuguān)情况。
西咸(xīxián)新区:聚焦“三个千亿”目标 多维发力促发展
李志锋介绍,2024年(nián),西咸新区紧扣深化陕西省“三个年”活动(huódòng)和西安市“八个新突破(tūpò)”部署,高质量发展取得(qǔde)新成效。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向好,GDP完成941亿元、增长5.4%,固定资产投资、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。“4+1”现代产业集群加速构建(gòujiàn),7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(jiànchéngtóuchǎn),全年签约落地优质产业项目202个、总投资885亿元,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。
秦创原总窗口动能日益增强,持续深化“三项(sānxiàng)改革”,全省首创(shǒuchuàng)“先使用后付费”等试点。技术(jìshù)合同交易额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等大幅增长,人才引进(yǐnjìn)与培育成果丰硕,氢能等4个产业入选全省秦创原未来产业聚集区建设行列,在西北地区率先启动全域智能(zhìnéng)驾驶商业化试点。
城市(chéngshì)功能品质明显提升,聚焦西安咸阳“七个一体化(yītǐhuà)”,实施164个一体化重点项目,多条互联互通道路建成通车(tōngchē),政务服务实现跨区通办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(gǎishàn),文旅项目持续火热。改革开放活力持续迸发,多项(duōxiàng)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国及全省复制推广,自贸(zìmào)试验区新增创新案例,进出口总值增长显著。民生工作扎实推进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。
“2025年(nián)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,我们立下GDP突破1000亿、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、固定资产投资(tóuzī)保持1000亿以上‘三个千亿’目标。”李志锋说,一季度已完成GDP227.5亿元,同比增长7.2%,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。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(fāngmiàn)工作(gōngzuò):紧扣经济稳增长,做强现代产业集群;加快西咸一体化(yītǐhuà)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;建好秦创原总窗口,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;增强(zēngqiáng)改革活力,扩大对外开放和释放消费潜能(qiánnéng);提升群众满意度,优化(yōuhuà)公共服务供给。
高新区:稳居中西部第一 创新驱动谱(pǔ)新篇
李晓岚介绍,在工信部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,西安高新区排名提升至第五,位居中西部第一(dìyī)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(bùfá)。
产业能级稳步提升(tíshēng),培育了光电子信息、汽车两个(liǎnggè)千亿产业。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100亿元,增长约(yuē)5.6%,光电子信息产业闪存芯片产能约占全球15%,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,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(bǐ)显著。
发展后劲不断增强,实施(shíshī)重点(zhòngdiǎn)在建项目374个,其中产业项目137个,投资占比超过40%,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引领作用显著。组织重点项目集中(jízhōng)开工,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。
内生活力持续迸发,大科学(kēxué)装置按计划推进,研发机构数量众多(zhòngduō),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6000家,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丰硕(fēngshuò)。民生保障可感(kěgǎn)可及,民生支出占比高,就业、医疗(yīliáo)、养老、教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,城市配套与乡村建设不断推进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2025年(nián),西安高新区按照全省深化“三个年”、打好“八场硬仗”总体部署,落实全市“深化六个改革”要求,推动难题有效破解。强科技(kējì)促(cù)转化,推动科技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“深度融合”,推进科技企业“梯度培育”,力争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(xiàngmù)(xiàngmù)150项以上,新认定入库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家以上,净增(jìngzēng)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。提质量扩规模,推进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“提档升级”,推动战新产业“加速壮大”,推动未来产业“超前谋划”,力争先进制造业规模突破3700亿元,战新产业营收增速达到8%以上。抓(zhuā)招(zhāo)商促引资(yǐnzī),用好“三个清单”,打破“招投壁障”,全年(quánnián)新签约10个以上十亿级产业项目,使用内资增长5%以上。抓项目抢进度,聚焦“两新”“两重”,抓好项目谋划储备,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560个,总投资6563亿元。优环境强动能,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扩大(kuòdà)自贸改革授权,拓宽对外开放领域,新增(xīnzēng)外资企业40家以上,实际使用外资不少于3.5亿美元。防风险保安全,努力实现各类风险事故“归零”,守牢底线红线。
经开区(jīngkāiqū):工业强区显成效 “北跨”主力展担当
陈迪介绍,2024年,西安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精神,紧扣重点工作,聚焦先进制造业主责主业,经济社会保持平稳(píngwěn)健康发展。全区GDP首次突破(tūpò)1300亿元,规上(guīshàng)工业总产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(zēngsù)位列全市前列,在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位列第(dì)28位,稳居全国第一方阵。
主导产业(zhǔdǎochǎnyè)能级(néngjí)跃升,践行工业立区、产业强区(qiángqū),汽车、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(péngbófāzhǎn),2024年全区33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2460亿元,同比增长12.9%,汽车产业产值过千亿,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迅猛。
招商引资跨越突破,组织策划招商引资活动74场(chǎng),全年引进项目308个,总投资(tóuzī)1407亿元,包括一批高质量外资(wàizī)制造业项目,为产业发展汇聚潜力。
项目建设提速增效,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(guǎnlǐ),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,多个项目建设展现出“经开速度”,成为深化(shēnhuà)落实省委“三个(sāngè)年”活动的“示范样本”。
创新生态持续优化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科技成果就(jiù)地转化项目超100个,新增(xīnzēng)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技术(jìshù)市场合同交易额增长,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。
服务效能精准提升,常态化(huà)开展“百人助(bǎirénzhù)千企”活动,出台多项服务措施,实行“六类金牌管家(guǎnjiā)”服务机制,新增市场主体和“五上”企业数量可观。
民生福祉显著增强,聚焦群众(qúnzhòng)需求,医疗、教育、交通等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显著进展,城市(chéngshì)生活品质提升,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。
2025年,西安经开区将深化(shēnhuà)拓展全省“三个年”活动,聚力打好“八场(bāchǎng)硬仗”,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,着力扩大外资外贸(wàimào),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。1-4月份,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市开发区首位,一批好项目陆续签约,开局良好。接下来将聚力产业强区,做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,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,加大企业培育力度(lìdù),推动(tuīdòng)重点项目竣工投产,提升园区能级。扩大双向开放,围绕主导产业开展(kāizhǎn)招商,强化外资项目招引,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支持(zhīchí)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,力争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%。深化创新驱动,发挥政府创新“合伙人”作用,培育科技企业,强化“政-金-企”合作,推动协同创新,力争全年新增(xīnzēng)市级(shìjí)以上创新平台(píngtái)10个,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(gāoxīnjìshù)企业,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00个。强化要素保障,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办好民生实事(shíshì),建成一批道路、学校等,新增学位(xuéwèi)和公共停车位,提升教育服务供给(gōngjǐ)。
(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(jìzhězhàn) 秦峰|周玮漪)
6月5日,西安市委宣传部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‘深化六个改革’创新推进中国式(zhōngguóshì)现代化西安实践”系列新闻发布会。邀请(yāoqǐng)西咸新区管委会副(fù)主任李志锋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晓岚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迪到会,介绍有关(yǒuguān)情况。
西咸(xīxián)新区:聚焦“三个千亿”目标 多维发力促发展
李志锋介绍,2024年(nián),西咸新区紧扣深化陕西省“三个年”活动(huódòng)和西安市“八个新突破(tūpò)”部署,高质量发展取得(qǔde)新成效。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向好,GDP完成941亿元、增长5.4%,固定资产投资、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。“4+1”现代产业集群加速构建(gòujiàn),7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(jiànchéngtóuchǎn),全年签约落地优质产业项目202个、总投资885亿元,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。
秦创原总窗口动能日益增强,持续深化“三项(sānxiàng)改革”,全省首创(shǒuchuàng)“先使用后付费”等试点。技术(jìshù)合同交易额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等大幅增长,人才引进(yǐnjìn)与培育成果丰硕,氢能等4个产业入选全省秦创原未来产业聚集区建设行列,在西北地区率先启动全域智能(zhìnéng)驾驶商业化试点。
城市(chéngshì)功能品质明显提升,聚焦西安咸阳“七个一体化(yītǐhuà)”,实施164个一体化重点项目,多条互联互通道路建成通车(tōngchē),政务服务实现跨区通办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(gǎishàn),文旅项目持续火热。改革开放活力持续迸发,多项(duōxiàng)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国及全省复制推广,自贸(zìmào)试验区新增创新案例,进出口总值增长显著。民生工作扎实推进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。
“2025年(nián)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,我们立下GDP突破1000亿、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、固定资产投资(tóuzī)保持1000亿以上‘三个千亿’目标。”李志锋说,一季度已完成GDP227.5亿元,同比增长7.2%,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。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(fāngmiàn)工作(gōngzuò):紧扣经济稳增长,做强现代产业集群;加快西咸一体化(yītǐhuà)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;建好秦创原总窗口,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;增强(zēngqiáng)改革活力,扩大对外开放和释放消费潜能(qiánnéng);提升群众满意度,优化(yōuhuà)公共服务供给。
高新区:稳居中西部第一 创新驱动谱(pǔ)新篇
李晓岚介绍,在工信部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,西安高新区排名提升至第五,位居中西部第一(dìyī)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(bùfá)。
产业能级稳步提升(tíshēng),培育了光电子信息、汽车两个(liǎnggè)千亿产业。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100亿元,增长约(yuē)5.6%,光电子信息产业闪存芯片产能约占全球15%,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,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(bǐ)显著。
发展后劲不断增强,实施(shíshī)重点(zhòngdiǎn)在建项目374个,其中产业项目137个,投资占比超过40%,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引领作用显著。组织重点项目集中(jízhōng)开工,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。
内生活力持续迸发,大科学(kēxué)装置按计划推进,研发机构数量众多(zhòngduō),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6000家,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丰硕(fēngshuò)。民生保障可感(kěgǎn)可及,民生支出占比高,就业、医疗(yīliáo)、养老、教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,城市配套与乡村建设不断推进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2025年(nián),西安高新区按照全省深化“三个年”、打好“八场硬仗”总体部署,落实全市“深化六个改革”要求,推动难题有效破解。强科技(kējì)促(cù)转化,推动科技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“深度融合”,推进科技企业“梯度培育”,力争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(xiàngmù)(xiàngmù)150项以上,新认定入库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家以上,净增(jìngzēng)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。提质量扩规模,推进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“提档升级”,推动战新产业“加速壮大”,推动未来产业“超前谋划”,力争先进制造业规模突破3700亿元,战新产业营收增速达到8%以上。抓(zhuā)招(zhāo)商促引资(yǐnzī),用好“三个清单”,打破“招投壁障”,全年(quánnián)新签约10个以上十亿级产业项目,使用内资增长5%以上。抓项目抢进度,聚焦“两新”“两重”,抓好项目谋划储备,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560个,总投资6563亿元。优环境强动能,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扩大(kuòdà)自贸改革授权,拓宽对外开放领域,新增(xīnzēng)外资企业40家以上,实际使用外资不少于3.5亿美元。防风险保安全,努力实现各类风险事故“归零”,守牢底线红线。
经开区(jīngkāiqū):工业强区显成效 “北跨”主力展担当
陈迪介绍,2024年,西安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精神,紧扣重点工作,聚焦先进制造业主责主业,经济社会保持平稳(píngwěn)健康发展。全区GDP首次突破(tūpò)1300亿元,规上(guīshàng)工业总产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(zēngsù)位列全市前列,在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位列第(dì)28位,稳居全国第一方阵。
主导产业(zhǔdǎochǎnyè)能级(néngjí)跃升,践行工业立区、产业强区(qiángqū),汽车、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(péngbófāzhǎn),2024年全区33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2460亿元,同比增长12.9%,汽车产业产值过千亿,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迅猛。
招商引资跨越突破,组织策划招商引资活动74场(chǎng),全年引进项目308个,总投资(tóuzī)1407亿元,包括一批高质量外资(wàizī)制造业项目,为产业发展汇聚潜力。
项目建设提速增效,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(guǎnlǐ),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,多个项目建设展现出“经开速度”,成为深化(shēnhuà)落实省委“三个(sāngè)年”活动的“示范样本”。
创新生态持续优化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科技成果就(jiù)地转化项目超100个,新增(xīnzēng)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技术(jìshù)市场合同交易额增长,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。
服务效能精准提升,常态化(huà)开展“百人助(bǎirénzhù)千企”活动,出台多项服务措施,实行“六类金牌管家(guǎnjiā)”服务机制,新增市场主体和“五上”企业数量可观。
民生福祉显著增强,聚焦群众(qúnzhòng)需求,医疗、教育、交通等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显著进展,城市(chéngshì)生活品质提升,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。
2025年,西安经开区将深化(shēnhuà)拓展全省“三个年”活动,聚力打好“八场(bāchǎng)硬仗”,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,着力扩大外资外贸(wàimào),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。1-4月份,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市开发区首位,一批好项目陆续签约,开局良好。接下来将聚力产业强区,做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,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,加大企业培育力度(lìdù),推动(tuīdòng)重点项目竣工投产,提升园区能级。扩大双向开放,围绕主导产业开展(kāizhǎn)招商,强化外资项目招引,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支持(zhīchí)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,力争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%。深化创新驱动,发挥政府创新“合伙人”作用,培育科技企业,强化“政-金-企”合作,推动协同创新,力争全年新增(xīnzēng)市级(shìjí)以上创新平台(píngtái)10个,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(gāoxīnjìshù)企业,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00个。强化要素保障,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办好民生实事(shíshì),建成一批道路、学校等,新增学位(xuéwèi)和公共停车位,提升教育服务供给(gōngjǐ)。
(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(jìzhězhàn) 秦峰|周玮漪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