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电影、做手工、逛市集,产业园里嗨过“六一”
看电影、做手工、逛市集,产业园里嗨过“六一”
看电影、做手工、逛市集,产业园里嗨过“六一”5月30日至31日,福州市仓山区浦下河,2025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(yāoqǐngsài)暨“一带一路”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在这里举办(jǔbàn)。来自亚、欧、美(měi)、非四大洲30个国家(guójiā)和地区的71支龙舟队伍,超2000名龙舟选手在这里展开激烈角逐。
三山自古(zìgǔ)龙腾水,一桨划破千年浪。从民俗活动变成国际赛事(sàishì),背后是福州持续挖掘龙舟文化、打造龙舟经济的成果。“龙舟+”带来的有机融合,正在成为福州建设(jiànshè)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又一新动力。
2025福州(fúzhōu)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众多省内外观众(记者 游庆辉(yóuqìnghuī) 摄)
不久前,位于浦下河畔的福州(fúzhōu)龙舟主题公园开园。这个福州文旅新(wénlǚxīn)地标不仅可以举办(jǔbàn)高水平国际赛事,还可以体验具有福州特色的龙舟文化。
“百里水域(shuǐyù)千舟竞。”福州地处闽江下游,水网密布、内河交错,龙舟竞渡已有千年历史,光明港、浦(pǔ)下河、淘江(táojiāng)等是龙舟竞渡的主要水域。其中,浦下河是福州传统的龙舟赛事举办地,有“龙舟河”之(zhī)美誉。
柳叶桨、桃花(táohuā)浪。这是一座集运动、竞技、旅游、培训、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(de)主题公园。穿过大门,即可看到柳叶桨阵列,这是福州龙舟(lóngzhōu)文化最鲜明的符号。桨叶(jiǎngyè)上的花鸟、寿桃、祥云等国风图案十分精美。
“原来福州的(de)龙舟头不仅有龙头,还有鸡、虎、虾等6种造型,背后都有故事,真是让人大开眼界。”外地游客(yóukè)林女士打开(dǎkāi)了视频聊天,和朋友分享园内“实况”。
既是(shì)公园,也(yě)是赛场。主题公园里的龙舟赛场经过升级,更有“国际范儿”了。水上设置了500米标准赛道,两岸是近9000平方米的观赛区。此外,裁判高台(gāotái)、登舟码头、运动员休息区(xiūxīqū)、龙舟培训中心(péixùnzhōngxīn)等固定配套设施,让福州在龙舟运动标准化赛场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2013年(nián)以来,福州每年在端午节期间举办大型龙舟赛事(sàishì),先后承办了中华龙舟大赛、首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、世界龙舟联赛(liánsài)、2024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10场国际国内顶级龙舟赛事。龙舟运动已成为福州城市新名片(míngpiàn)。
有着“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(cūn)”之称的闽侯县南通镇(zhèn)方庄(fāngzhuāng)村,今年已接到200多艘龙舟订单,产值超600万元,其中不少是来自美国、日本等国家的订单。
“我们采用传统技艺(jìyì),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。”福州市(fúzhōushì)级非遗“方庄龙舟制造技艺(闽侯县)”传承人方绍晃说,“我们只选用闽北深山树龄(shùlíng)达(dá)40年以上的杉木,风干至湿度达标,保证船身不变形。海上龙舟则要加宽船身、抬高龙首,龙骨的粗细、船身的宽窄都关系着(zhe)龙舟的速度……”看似普通的龙舟,竟藏着诸多奥秘。
近年来,福州以赛事为突破口,市县两级年均投入超1000万元,推动龙舟(lóngzhōu)运动从季节性民俗向常态化(huà)产业转型。
除端午节举办大型龙舟(lóngzhōu)赛(lóngzhōusài)事外,福州率先在全国打造“四季龙舟”品牌,举办福州内河龙舟巡回赛、长乐洞江湖(jiānghú)龙舟赛、长乐三溪村“夜赛龙舟”、福清传统龙舟赛、闽侯大学生龙舟赛、连江海上龙舟竞赛等特色品牌赛事,实现龙舟运动市域(shìyù)水域全覆盖。
从简单的竞速比拼,发展为形式更丰富、更具趣味性的大众体育娱乐。“百里水上福道 千年(qiānnián)闽都画卷”龙舟(lóngzhōu)巡回赛中,除了直(zhí)道竞速,还有(háiyǒu)龙舟拔河、龙舟马拉松等。去年,该巡回赛在晋安湖、晋安河、旗山湖、浦下河、高新区举办了6场赛事。
龙舟(lóngzhōu)赛参赛人(rén)数因时而变,从传统的36人发展为12人、22人皆可,国际标准龙舟与传统龙舟共存。
在赛事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人加入龙舟运动。浦下龙舟队、江边龙舟队等传统强队持续保持竞争力,新锐力量不断涌现。福州大学(fúzhōudàxué)、福建师范大学、闽江学院(xuéyuàn)等高校相继组建龙舟队。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长乐汇泉龙舟队更是(gèngshì)在全国(quánguó)赛事中屡创佳绩。
据不完全统计,福州(fúzhōu)地区各类龙舟保有量已(yǐ)突破5000艘,龙舟运动已成为福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“海上龙舟在宽阔的(de)海面上比赛,给(gěi)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,展现出不惧风浪(fēnglàng)、积极向上的力量。”从漳州来到连江观看海上龙舟赛的冯木波说。
不仅有追求速度的竞技,还有慢下来(mànxiàlái)的“舟”游。
闽侯县青口(qīngkǒu)宏屿小学语文教师(jiàoshī)杨春玲最近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龙舟主题写作课。她播放了30多年来福州内河治理的影像资料,其中,昔日河面漂浮的垃圾与如今龙舟竞渡(lóngzhōujìngdù)的碧波形成鲜明对比。
河道生态环境好、文化底蕴深、丰富的(de)消费产品供给,是福州内河游(yóu)频频出圈的“密码”。近年来,福州强化全域治水,河湖水质达到“十三五”以来最好水平,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。福州顺势而为,持续开展“龙舟(zhōu)寻福”研学、福舟悠游等系列活动,在晋安湖、旗山湖、西湖等处建设悠游码头(mǎtóu),投放新型客船“福舟”、微动力龙舟、小型游乐龙舟等,让市民游客沉浸(chénjìn)式体验(tǐyàn)“舟”游福州的乐趣。
传统文化的(de)创新融合,还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,不仅(bùjǐn)提升了城市活力,也为福州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(jiàqī),福州内河游各条(gètiáo)航线游客众多,其中西湖—白马河航线在假期第二天创下了运营以来(yǐlái)单日运营趟次新纪录。深化文旅商融合发展,深入挖掘闽都文化(wénhuà)内涵,三坊七巷、海丝史迹、船政文化史迹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。
通过塑造“文化中轴”“诗画闽江”“魅力海滨”三条轴线,福州(fúzhōu)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市,打造世界(shìjiè)知名旅游目的地。
有福之州魅力无穷(wúqióng)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福州全市接待旅游总(zǒng)人数、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54.91%、84.06%。(记者 方炜杭(háng))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(zūnzhòng)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5月30日至31日,福州市仓山区浦下河,2025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(yāoqǐngsài)暨“一带一路”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在这里举办(jǔbàn)。来自亚、欧、美(měi)、非四大洲30个国家(guójiā)和地区的71支龙舟队伍,超2000名龙舟选手在这里展开激烈角逐。
三山自古(zìgǔ)龙腾水,一桨划破千年浪。从民俗活动变成国际赛事(sàishì),背后是福州持续挖掘龙舟文化、打造龙舟经济的成果。“龙舟+”带来的有机融合,正在成为福州建设(jiànshè)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又一新动力。
2025福州(fúzhōu)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众多省内外观众(记者 游庆辉(yóuqìnghuī) 摄)
不久前,位于浦下河畔的福州(fúzhōu)龙舟主题公园开园。这个福州文旅新(wénlǚxīn)地标不仅可以举办(jǔbàn)高水平国际赛事,还可以体验具有福州特色的龙舟文化。
“百里水域(shuǐyù)千舟竞。”福州地处闽江下游,水网密布、内河交错,龙舟竞渡已有千年历史,光明港、浦(pǔ)下河、淘江(táojiāng)等是龙舟竞渡的主要水域。其中,浦下河是福州传统的龙舟赛事举办地,有“龙舟河”之(zhī)美誉。
柳叶桨、桃花(táohuā)浪。这是一座集运动、竞技、旅游、培训、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(de)主题公园。穿过大门,即可看到柳叶桨阵列,这是福州龙舟(lóngzhōu)文化最鲜明的符号。桨叶(jiǎngyè)上的花鸟、寿桃、祥云等国风图案十分精美。
“原来福州的(de)龙舟头不仅有龙头,还有鸡、虎、虾等6种造型,背后都有故事,真是让人大开眼界。”外地游客(yóukè)林女士打开(dǎkāi)了视频聊天,和朋友分享园内“实况”。
既是(shì)公园,也(yě)是赛场。主题公园里的龙舟赛场经过升级,更有“国际范儿”了。水上设置了500米标准赛道,两岸是近9000平方米的观赛区。此外,裁判高台(gāotái)、登舟码头、运动员休息区(xiūxīqū)、龙舟培训中心(péixùnzhōngxīn)等固定配套设施,让福州在龙舟运动标准化赛场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2013年(nián)以来,福州每年在端午节期间举办大型龙舟赛事(sàishì),先后承办了中华龙舟大赛、首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、世界龙舟联赛(liánsài)、2024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10场国际国内顶级龙舟赛事。龙舟运动已成为福州城市新名片(míngpiàn)。
有着“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(cūn)”之称的闽侯县南通镇(zhèn)方庄(fāngzhuāng)村,今年已接到200多艘龙舟订单,产值超600万元,其中不少是来自美国、日本等国家的订单。
“我们采用传统技艺(jìyì),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。”福州市(fúzhōushì)级非遗“方庄龙舟制造技艺(闽侯县)”传承人方绍晃说,“我们只选用闽北深山树龄(shùlíng)达(dá)40年以上的杉木,风干至湿度达标,保证船身不变形。海上龙舟则要加宽船身、抬高龙首,龙骨的粗细、船身的宽窄都关系着(zhe)龙舟的速度……”看似普通的龙舟,竟藏着诸多奥秘。
近年来,福州以赛事为突破口,市县两级年均投入超1000万元,推动龙舟(lóngzhōu)运动从季节性民俗向常态化(huà)产业转型。
除端午节举办大型龙舟(lóngzhōu)赛(lóngzhōusài)事外,福州率先在全国打造“四季龙舟”品牌,举办福州内河龙舟巡回赛、长乐洞江湖(jiānghú)龙舟赛、长乐三溪村“夜赛龙舟”、福清传统龙舟赛、闽侯大学生龙舟赛、连江海上龙舟竞赛等特色品牌赛事,实现龙舟运动市域(shìyù)水域全覆盖。
从简单的竞速比拼,发展为形式更丰富、更具趣味性的大众体育娱乐。“百里水上福道 千年(qiānnián)闽都画卷”龙舟(lóngzhōu)巡回赛中,除了直(zhí)道竞速,还有(háiyǒu)龙舟拔河、龙舟马拉松等。去年,该巡回赛在晋安湖、晋安河、旗山湖、浦下河、高新区举办了6场赛事。
龙舟(lóngzhōu)赛参赛人(rén)数因时而变,从传统的36人发展为12人、22人皆可,国际标准龙舟与传统龙舟共存。
在赛事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人加入龙舟运动。浦下龙舟队、江边龙舟队等传统强队持续保持竞争力,新锐力量不断涌现。福州大学(fúzhōudàxué)、福建师范大学、闽江学院(xuéyuàn)等高校相继组建龙舟队。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长乐汇泉龙舟队更是(gèngshì)在全国(quánguó)赛事中屡创佳绩。
据不完全统计,福州(fúzhōu)地区各类龙舟保有量已(yǐ)突破5000艘,龙舟运动已成为福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“海上龙舟在宽阔的(de)海面上比赛,给(gěi)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,展现出不惧风浪(fēnglàng)、积极向上的力量。”从漳州来到连江观看海上龙舟赛的冯木波说。
不仅有追求速度的竞技,还有慢下来(mànxiàlái)的“舟”游。
闽侯县青口(qīngkǒu)宏屿小学语文教师(jiàoshī)杨春玲最近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龙舟主题写作课。她播放了30多年来福州内河治理的影像资料,其中,昔日河面漂浮的垃圾与如今龙舟竞渡(lóngzhōujìngdù)的碧波形成鲜明对比。
河道生态环境好、文化底蕴深、丰富的(de)消费产品供给,是福州内河游(yóu)频频出圈的“密码”。近年来,福州强化全域治水,河湖水质达到“十三五”以来最好水平,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。福州顺势而为,持续开展“龙舟(zhōu)寻福”研学、福舟悠游等系列活动,在晋安湖、旗山湖、西湖等处建设悠游码头(mǎtóu),投放新型客船“福舟”、微动力龙舟、小型游乐龙舟等,让市民游客沉浸(chénjìn)式体验(tǐyàn)“舟”游福州的乐趣。
传统文化的(de)创新融合,还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,不仅(bùjǐn)提升了城市活力,也为福州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(jiàqī),福州内河游各条(gètiáo)航线游客众多,其中西湖—白马河航线在假期第二天创下了运营以来(yǐlái)单日运营趟次新纪录。深化文旅商融合发展,深入挖掘闽都文化(wénhuà)内涵,三坊七巷、海丝史迹、船政文化史迹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。
通过塑造“文化中轴”“诗画闽江”“魅力海滨”三条轴线,福州(fúzhōu)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市,打造世界(shìjiè)知名旅游目的地。
有福之州魅力无穷(wúqióng)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福州全市接待旅游总(zǒng)人数、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54.91%、84.06%。(记者 方炜杭(háng))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(zūnzhòng)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